首页 - 医院文化 - 新闻动态

遂医举办大学新生求学前急救夏令营,34名学子结业!

发布时间:2025-08-14 33


正值8月中旬,一批怀揣梦想的准大学生即将告别家乡,踏上崭新的求学之路。在这个特别的时刻,8月13日,遂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为他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“行囊”,医路有你:“救”在身边——2025急救夏令营。

本期夏令营吸引了34名准大学生积极参与,他们在医院资深急救专家和医护骨干团队的全程指导下,系统性地学习了从灾害应对到生命支持的急救技能,为即将开启的大学新生活增添了一份坚实的安全保障。

2023年首次开办以来,遂昌县人民医院急救夏令营已走过3个年头,累计惠及101名初中生、高中生及大学生。

本期课程延续了以往的专业性和实用性,内容设计紧密围绕大学生活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与急救需求,构建了系统化、阶梯式的培训体系:

“火灾事故中80%的死亡是由窒息和中毒引起,如果遇到房子着火,不要躲在通风不良的地下室、地窖或相对封闭的空间内,避免因缺氧窒息。”

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詹义星结合真实案例,从火灾的逃生路线选择讲起,覆盖了地震避险“黄金三角区”的寻找、洪涝台风天气的安全防范、汽车意外落水时的破窗逃生技巧,以及人群密集场所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救互救方法,强调了风险预判、冷静应对和有序撤离的核心原则。

“在意外现场正确地进行现场急救,能有效保护伤处、减少二次损伤,掌握急救要点对挽救伤者生命起到关键作用。”

急诊科主任潘曦明为学员讲解并演示止血处理、伤口包扎、骨折固定的技能要点,指导学员练习使用绷带进行伤口包扎,并掌握利用夹板、绷带或就地取材进行下肢骨折固定的操作技巧。

当遇到心跳呼吸骤停这一危急情况时,“黄金四分钟”的有效干预至关重要。急诊科护士长潘珍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核心原理与标准流程,以及AED的工作原理和公共获取途径。

潘珍强调,心肺复苏与AED是挽救心源性猝死的黄金组合,有效的心肺复苏能为AED的使用赢得时间,而及时的除颤则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。

紧接着聚焦气道异物梗阻这一突发且危急的状况,潘珍详细阐释了梗阻的识别特征,并分步骤、分对象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操作手法。

“掌握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两项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技能,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份安全保障。”

急诊科的急救专家们还为学员普及了心肌梗死与脑卒中防治、常见动物咬伤急救、意外伤害突发事件急救知识、转运工具的使用等应急知识与技能,增强学员们的安全意识,防患于未然。

全天的急救培训,县人民医院急救专家们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大量实际案例剖析,将复杂的急救知识变得易于理解,在实操环节手把手、点对点的精细化指导,耐心纠正学员每一个动作细节,确保操作规范有效。

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。培训尾声夏令营设置了心肺复苏结合AED使用的操作考核。

学员们全神贯注,将所学知识融入每一个规范动作中。这场“实战”考核,不仅是对技能的检验,更是对急救意识、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锻炼。最终,所有学员顺利通过考核,并获得急救培训合格证书,初步具备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能力。

“为即将远行的学子系统性地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,既能提升他们独立生活的安全能力,也能为校园和社会织起一张‘生命守护网’。更重要的是,它传递了‘伸出援手救助他人’的勇气与责任。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,这正是我们持续举办夏令营、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初心所在。”遂昌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通讯员 宣传统战科